ㄚ姍 邀你共同響應,攜手給弱勢學童一個值得期待的假期
看到小偉祖孫倆的遭遇 ㄚ姍實在覺得鼻酸與不捨
想像一下
一位老奶奶頂著大太陽 蹲在田中央拔蔥剝蒜的 好不忍心
全台灣還有多少像這樣的弱勢家庭
ㄚ姍誠摯懇求 拜託諸位仁兄大德
拿出台灣人「人饑己饑、人溺己溺」的精神 一起幫幫他們吧
ㄚ姍最近經常在想 好運 健康 好福報 到底是怎麼來的
看到這則訊息
突然恍然大悟 也許就是發揚這樣的「愛心」一點一滴累積來的吧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眾所期盼的暑假 卻是弱勢學童擔憂的開始… 【聯合線上企劃╱兒福聯盟提供】
|

圖╱兒福聯盟提供
|
在小偉的記憶中,爸爸與媽媽的臉龐已逐漸變得模糊,小偉的家人只剩下奶奶。小偉的爸媽在他年幼的時候就離婚,當時媽媽離去,爸爸為了生計四處打工,這一打工就是1個月,漸漸延長為2個月,甚至更久才回家一次,相較於多數孩子渴望擁有玩具、與家人出門玩的心願,對小偉而言,每天最期盼的就是爸爸的歸來。
平時在家,奶奶是唯一的依靠,但因為經濟上的壓力,奶奶時常到處打工,哪裡有蔥可以拔、哪裡有蒜可以幫忙剝,就算一天只有微薄的薪水,奶奶也會為了照顧小偉的生活起居,頂著烈陽,苦撐下去,不願放棄每一個賺錢的機會。也因此,小偉放學回家,時常獨自面對空蕩蕩的屋子,沒有奶奶、沒有晚餐,只有滿滿的黑暗吞噬著孩子的寂寞與不安。
其他同學的家裡,總是有家人會準備豐盛晚餐,但小偉卻要設法填飽自己的肚子,還會幫工作回來的奶奶準備吃的。只有小學二年級的小偉,已經學會簡單的料理,例如煮稀飯、煮麵條加蔥花與醬油做成簡單的乾拌麵,或是煎煎荷包蛋等,小偉說:「沒辦法,奶奶不在,就只好自己想辦法。」
暑假原是孩子們眾所期盼的歡樂假期,但小偉卻不喜歡,因為獨自在家,無人陪伴,只會覺得很無聊,奶奶也很擔心小偉的暑假安排,時常心酸的表示:「天氣這麼熱,孩子在我們這種鐵皮屋根本待不住,跑到溪邊玩又很危險,可是我要出門找工作賺錢,又不可能照顧他,真不知該如何是好?」
小偉並非單一個案,像他一樣際遇的孩子,隱藏在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,平時需要仰賴學校的營養午餐以及陪伴,才能安心度過每一天。然而暑假一到,他們就會陷入吃不飽以及無人陪伴的窘境。根據兒盟調查發現,寒暑假時,兩成的弱勢學童沒有天天吃午餐,甚至有超過五成的孩子須負擔家務,因此根本無心也無法妥善安排暑期規劃,讓孩子錯失許多學習及體驗新知的機會。為幫助弱勢學童有個不挨餓的快樂暑假,兒盟再次發起「長假營養廚房計畫」,預計將幫助超過1500位弱勢學童,透過營養物資的配送,或與學校合作,以代訂便當或聘請廚工等方式,讓弱勢學童在暑假期間也能填飽肚子,並獲得妥善的照顧與關懷。
【2011/07/04 聯合線上企劃】

共同響應——攜手幫幫 弱勢童